????婚后兩年,李荷兩次流產。醫生說是習慣性流產,最好能多隔幾年再說。
????張濟夫擔心妻子身體,對她說,我們不要了吧?李荷搖頭。直到婚后第三年,他們的兒子張一叢才出世。張濟夫在大學讀書,家中一切事情都是李荷扛著,后來張濟夫又讀研之類的,兩口子一直分居。
????女兒沒說話,當丈母娘的卻有意見了,夏紅蓮對張濟夫說:總讀書有啥意思?有一個大學文憑就夠了。趕緊想辦法把兩口子往一起調才是正事。你要不愿意回來,我也理解。但你得趕緊把你老婆調過去,要是沒那個本事,干脆早點就調回老家。
????夏紅蓮不僅催張濟夫,為此,夏紅蓮還跟李清水吵過一次,她沖著看報紙的李清水發火:老李,都是你總護著張濟夫,說他有才氣,還總說他人品好!現在倒好了,好幾年了,他一個人跑到大城市享福,把我們小荷一個人甩下,又上班,又帶娃兒,又管家務,又進電大。你說這兩口子總分居兩地算啥子嘛!讓我女兒在家守……空房。她本想說“守活寡”,一想不太好,話就換了。接著又說:他張濟夫人品好,就應該為自己的老婆和娃兒著想嘛!他倒好,躲一邊享清靜去了。心頭不曉得在打啥子壞主意,我看他有點像“陳世美”,說不定又看上別人了。有些話我不好說,你當老丈人的,也得說說他!
????李清水曉得自己老婆的脾氣,把正在看的報紙丟在茶幾上,連花鏡也取下來放在茶幾上,表示在認真聽對方的話,也在認真考慮對方的話。其實他不愿意過多卷入,等她說完了,才慢悠悠地勸解道:老夏啊,我曉得你心疼女兒。我也心疼女兒嘛。人家兩口子的事,你就不要過多插手嘛。再說,張濟夫也在努力為小荷辦調動嘛,現在辦事難,你又不是不曉得。他們都還年輕,多等等也沒啥關系嘛。至于那些沒影的事,不要張口就說,要不得喲。
????夏紅蓮曉得丈夫性子慢,三腳踢不出一個屁,懶得跟他說了。其實她也曉得張濟夫對李荷不錯,但她總覺得女兒委屈。對女兒說,把他看緊點。你在家辛辛苦苦地為他生娃兒、養娃兒,到時你成黃臉婆了,他一腳把你踹了,你上哪里哭去?李荷一聽,沒理她,曉得她媽那張嘴巴厲害。
????張濟夫要調回戎州容易,但他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學業和工作,反過來,李荷要調過去難度就大多了。國家的戶籍管理制度,從小城市遷居到大城市是有許多限制的,是需要指標的。這類事,也讓張濟夫腦殼大,他不是一個善于搞關系的人。而按政策來,按正規渠道來,就是一條漫漫崎嶇路。
????李荷沒有更多的抱怨,她覺得自己最終能跟張濟夫走到一起,是老天的安排,她很知足,也感到幸福。丈夫有上進心,她很支持,丈夫在大學工作,是碩士、博士,在熟人圈圈頭很有面子,兒子長得像張濟夫,五官端正清秀,尤其是聰明,讓她倍感幸福。時不時,還能從她嘴里飄出:
????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喲
????張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喲
????月亮~彎~彎~,看上溜溜的她喲
????一來溜溜地看上,人才溜溜地好喲
????二來溜溜地看上,會當溜溜的家喲
????月亮~彎~彎~,會當溜溜的家喲
????哼完了,如果湊巧張濟夫也在,她還對張濟夫抒發感情:
????“濟夫,這首歌就是為我們寫的。你看,我是溜溜的李家大姐,你是溜溜的張家大哥。等以后不忙了,我們去康定,我要在跑馬山上唱這首歌給你聽!”
????恢復高考的機會,對老三屆的中學生來說,種種原因,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的,而上電大這類途徑,又成了他們博取文憑的首選。李荷也在上電大,她征求張濟夫的意見,張濟夫說,你愿意上,我支持,你不愿意上,我也支持。張濟夫從內心講,不贊成李荷上電大,那樣會很辛苦。而且他不覺得每個人都需要去混那張文憑,也不覺得那張文憑有多重要。但社會導向就這樣,他能說啥?再說,對個人而言,大學夢,也是李荷一直在做的,自己豈能潑冷水。
????直到張一叢讀完小學,李荷才調動工作到渝州,結束了兩地分居的生活。不幸的是,一年后,李荷因病去世,才四十歲。張濟夫父母歲數大,幫不了他,夏紅蓮二話不說,從戎州到渝州幫張濟夫照料張一叢。對張濟夫說:“我不可憐你,我只可憐我那沒娘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