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原世界,戰艦更換主炮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畢竟戰艦的主炮可不是只有甲板上的炮管,還包括甲板下比甲板上的炮管還大的供彈系統。想要更換主炮,就得把這一整套系統徹底從甲板下面拔出來,然后才能更換新的主炮。整個流程相當的復雜,即便是在戰爭年代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不過在這個世界,因為有著煉金術的存在,更換主炮就變得相對容易了許多。只需要用煉金術拆開主炮炮塔的連接結構,然后用起重設備將炮塔吊出來即可。浮空艦就更簡單了,因為它的其中一門主炮是安裝在船底的,只要將主炮炮塔與船體的連接結構拆開,下方用支撐物撐住炮塔,戰艦自身上浮即可將炮塔從戰艦中拆下來。將浮空艦原本的炮塔拆下來之后,珀菲科特便將已經做好的電磁炮安裝了上去。電磁炮和傳統火炮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為了保證電磁炮的發射,珀菲科特還特意在炮塔內部設置了一套充電系統來為電容器充電。而充滿電的電容器會被安裝到電磁炮的炮管上,為電磁線圈提供電力。之所以不把充電系統直接接到電磁炮上,主要還是因為充電系統的速率不夠,無法做到瞬時釋放足夠強大的電流。所以電磁炮必須要使用電容器來實現瞬時放電,這樣才能夠有足夠強的電流通過電磁線圈,從而為線圈提供足夠的磁力來發射炮彈。雖然說直接往電磁炮上的電容器里充電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做充電速度很慢,往往一發打完要充電很長時間才能打第二發,在實戰中屬實有些雞肋。珀菲科特設計的可拆卸電容則沒有這種問題,只要士兵足夠熟練的更換電容器,炮彈的發射就可以做到一分鐘兩到三發。這個射速對于一門口徑巨大的戰艦主炮來說已經足夠恐怖。海軍部的佬爺們在見識了電磁炮的試射威力,并且見識到了水兵們是怎么在一分鐘之內連開三炮的操演之后,評估后將其評價為“只要炮彈足夠,僅此一門炮就能夠在海戰中擊沉一整支艦隊。”當然,實戰中顯然不可能一門炮擊沉一整支艦隊,畢竟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但如果是浮空艦和電磁炮的組合,卻真的可以做到在擊沉一整支傳統海軍艦隊。誰讓他們沒有有效的對空手段呢?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在珀菲科特踩油門之前,基本上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前期水平,戰艦雖然點出了鐵甲艦,但防空這個概念都還未曾出現。不然的話,十七日戰爭中珀菲科特也不至于只用飛空艇進行轟炸,就徹底擊敗了三個舊世界強國,更摧毀了三國首都,造成了數百萬人死亡。但凡有像樣水平的防空,都不至于被打的這么慘。然而這個世界的人們在飛空艇上天之前,是真的沒有飛行和防空這兩個概念的。帝國海軍倒是在見識了飛空艇的強大空中優勢之后,嘗試過研究防空,但奈何帝國當時的首要目標是應對世界末日,所以對軍方的研究并沒有什么投入。海軍部和陸軍部的佬爺們只能自己資助了幾個武器方面的工程師,讓他們想辦法研究防空武器。畢竟無論是戰艦還是陸軍,都是在地面上挨炸的,真碰上了飛空艇轟炸,不想變成烤肉,還是要點出來一些防空武器的。但幾年時間,這些工程師們并沒有研究出什么太值得一提的成果。畢竟武器的科技代差實在是太大了,你沒辦法要求還在使用前膛槍的時代就點出高射炮來。如果不是珀菲科特將一些研究成果拿了出來,恐怕海軍和陸軍早就再次上演將星云集去堵門的名場面了。但即便如此,陸軍也只是多出了一些高射機槍,能夠在挨炸的時候稍微安慰一下自己至少能反抗了。倒是海軍這邊,順利的獲得了飛空艇的所有權,他們自己就有空中力量,自然對防空……更加上心了。只有親身體驗過空中優勢下戰斗的順暢,才能夠知道防空對于地面部隊來說有多么重要。雖說海軍的戰艦全都留在了帝國本土,并且被封凍在了海洋上,但帝國海軍卻并沒有就此消失,而是轉型成為了駕駛飛空艇的‘空軍’。當然,即便已經在天上飛了,海軍依舊稱自己為海軍。他們在防空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使用高速飛空艇搭配防空機槍來作為艦隊的防空火力點,數艘高速飛空艇組成火力網之后,能夠有效的對飛空艇進行攔截。但這種東西……阻攔一下氣囊會被打破的飛空艇還算湊合,想要阻攔全身都被厚重裝甲包裹的浮空艦?海軍測試了一下,浮空艦甚至都不需要回港補漆。這對于海軍來說沖擊力是十分巨大的,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關于浮空艦和電磁炮的測試當中。無論是珀菲科特需要人手、情報還是資源,他們都不限量的在提供,力求滿足這位大小姐的一切要求。同時,海軍還在加大力度催促新的浮空艦建造,只是修改了原本的主炮方案,從傳統火炮改成了電磁炮。測試中,海軍和珀菲科特都見識到了電磁炮的強大威力。珀菲科特對此的認知是終于有了可以對抗諸神的實戰武器,而海軍則想的是終于有了可以有效防空的武器。雖然兩者的思路和認知有些差異,但總體而言雙方都承認了電磁炮的厲害。于是珀菲科特便將之前就擬定的用古獸來測試電磁炮發射脫殼穿甲彈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并且她還特意把愛莉叫了過來,希望由她來評估電磁炮的威力,確認一下是否具有弒神的力量。珀菲科特雖然見過諸神,也殺過神靈,但是上一次用電磁炮發射溫壓彈對付神靈可沒有取得什么太好的效果。這一次,她想要聽一聽愛莉這個見識過諸神力量的精靈少女是如何評價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