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尼克召集了梅賽德斯(奔馳)、邁巴赫、斯柯達、保時捷等公司的負責人,討論坦克發動機的研發進展。
????“殿下,目前可立刻投入量產的新型動機有好幾款。邁巴赫公司的HL230汽油發動機,700馬力;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的MB507水冷柴油機,恒定功率為700馬力,短時極限功率850馬力;保時捷公司的S16風冷柴油機,750馬力;KHD公司的T8M118V8二沖程水冷柴油機,最大功率為800馬力。
????此外即將研發完成的有邁巴赫公司的HL234汽油發動機,功率可達到900馬力;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的MB507水冷柴油機高功率版,恒定功率為850馬力,短時極限功率1000馬力。”
????雅尼克滿意的點點頭,心中嘀咕邁巴赫公司完全就是把汽油發動機的市場給壟斷了嘛。
????目前為止德國坦克使用的都是汽油發動機,雅尼克有些猶豫即將投產的重型坦克到底是繼續使用汽油發動機還是改用柴油發動機。
????原時空的德國人從1號坦克開始,始終孜孜不倦的在汽油引擎的大道上兩眼一閉撒丫子狂飆。當時黑豹的HL230引擎是世界上體積最小,最省油,功率最大,產量最大的600馬力以上的坦克發動機,將當時并不是很成熟的柴油機甩在了后頭,這一點也是黑豹被不少軍迷認為是二戰最優秀的中型坦克設計的其中一個原因。
????至于為什么二戰德國坦克不用柴油發動機,很多軍迷認為是德國缺乏燃料,將大部分的柴油都調撥給了海軍,滿足船用發動機的需求。不過并非如此,雖然德國陸軍名義上要將汽油作為標準化燃料,但在二戰期間,德國戰爭經濟體系內的各家工廠一共生產了多達15萬輛的軍用柴油車輛,使得柴油發動機在陸軍摩托化部隊中有了一席之地。例如奔馳L3000是奔馳在二戰期間的當家車型,較大型的L4500也同樣采用柴油動力。除了奔馳之外,布辛-納格、KHD和MAN等廠的主力軍用車型也都以柴油動力為主。
????而且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也是一水的汽油發動機坦克(除M4A2、M4A4兩款柴油發動機)。前文說過當時的美國石油產量占到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他們并不缺石油。哪怕美國沒有柴油發動機技術儲備,他援助了蘇聯那么多物資,讓蘇聯提供柴油機技術還不是小事一樁?
????而美國人也確實研究過蘇聯人的柴油發動機。1942年,幾輛蘇聯坦克運往美國東部馬里蘭州“阿伯丁武器試驗場”,開始了一系列測試,其中就有T-34,KV-1等等。
????測試時T-34在行使了343公里后,其發動機就徹底報廢,無法修復。美國人發現那是被“空氣濾清器”所累,發動機根本就獲得不了足夠的空氣來維持發動機的滿負荷運轉。而且大量灰塵和顆粒物進入氣缸,導致氣缸磨損出力下降。
????蘇聯將V-2柴油機放進坦克中不是沒有代價的,鋁制框體在減重的同時也使得發動機的壽命極短。“幸運”的是大多數T-34根本撐不到它們那原本就極短的壽命,就被德國人摧毀了,讓這一缺點顯得沒那么突兀。
????當時蘇聯自產的是大量技術含量低的低端通用性機床,一直到美國和英國向蘇聯提供了高端機床、特種機床(美國向蘇聯提供了38.1千臺機床,英國提供了6.5千臺機床),制造出的元件質量得到了改善,也順便改善了發動機壽命。
????雖然T-34的表現并不怎么理想,美國人并沒有死心,將通用汽車公司的GM-6046型發動機和機械式變速箱裝到了M4坦克里,變成了M4A2型號。結果發現這玩意比起謝爾曼系列最常用的R-975汽油引擎來說不僅功率更低,也更加笨重。用作出口的M4A4(安裝克萊斯勒A57柴油引擎)更是需要延長擴大車體才能裝進新的動力系統,而這一點也對M4A4的作戰能力造成影響。
????結果當時的美國陸軍裝甲部隊總司令,雅各布中將下達了一條命令:所有陸軍部隊不得在本土(后方)以外的地區使用柴油謝爾曼作戰。而生產的M4A2、M4A4則支援給其他盟國,或是丟給海軍陸戰隊。
????可不管怎么說,想想后世的各國軍隊全面淘汰汽油發動機,雅尼克知道跟進潮流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廢氣渦輪增壓技術怎么樣了?”柴油機本身轉速較低,要想提高功率,最好也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采用增壓技術。后世主要有機械增壓和廢氣渦輪增壓兩種,其中廢氣渦輪增壓技術因更高的能效比而應用得最為廣泛。
????其原理是內燃機氣缸排出的高溫高速的燃氣,經排氣管供入渦輪增壓器的渦輪機,推動渦輪旋轉,渦輪再帶動與它同軸的壓氣機葉輪旋轉。壓氣機將吸入的空氣壓縮,提高了壓力的空氣流經內燃機進氣管,供入氣缸,從而達到增壓的目的。
????而且這種廢氣渦輪增壓技術也不是什么后世的先進技術,早在1905年,瑞士的兩位工程師先后提出渦輪增壓方案,并進行了早期的柴油機定壓增壓及脈沖增壓系統實驗,在船用發動機上采用了廢氣渦輪增壓,繼之航空活塞式發動機也采用了增壓技術。